首页资讯 主播动态 刘珏欣:柴静与出镜记者

刘珏欣:柴静与出镜记者

1455 · 2017-5-12 15:51 ·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ID:shendutuji 文:刘珏欣 作者系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采访柴静前,我注意到《看见》栏目在社会民生题材方面有两种节目形态:一种是柴静做的,她会在和当事人对话时出镜,也会在串场走路时出镜;另一种是其他人做的,除了采访对象没有其他人出镜,提问也是隐藏在画面外。


后来我知道这两类节目分属他们栏目的两个组,一个是柴静组,一个是纪录片组。我很好奇为何如此。


电视的出镜记者到底是什么?同一个栏目,类似的内容,出镜记者为什么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


作为一个平面媒体记者和曾经拍过纪录片的,我对新闻的认识还是倾向于旁观不介入,稿子里能不出现“我”、“本报记者”“、本刊记者”就不要出现,除非不出现会让意思说不清楚。


我对纪录片的认识也倾向于保守的“墙上苍蝇派”,更愿意让观众忘了摄影机和背后的人,不动声色记录就好。


所以,我好奇柴静的片子为什么需要记者频频出镜。《看见》主编、以前也在《新闻调查》的范铭给的解释大概可以总结为:一、柴静就是作为栏目标志来《看见》的;二、除了对话时,他们也没刻意拍柴静,但也没刻意避拍柴静。我的感觉是,范铭似乎也没有把拍摄方排除在画面外的意识,这来源于《新闻调查》吗?




在一本讲述《新闻调查》理念和历史的书里,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新闻调查》报道的不是一个事件,而是记者对这个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


《新闻调查》记录和展示的,是记者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入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取真相,而不是报道一个事物单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记者的作用就尤为重要。记者既是调查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所以,调查记者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


一个没有调查记者出现的节目,不应该是《新闻调查》的节目。一个调查节目的完成,需要调动多种电视语汇,但是惟独调查记者的行为以及由此展开的调查过程,是《新闻调查》最具调查个性和最具优势的语汇。”


这让我惊讶,我知道许多优秀的纪录片是由拍摄方出镜介入来完成结构的,但我印象中的《新闻调查》,是常苦大仇深、埋头干活的那种,没想到它的理念居然还有点新潮。

 

《新闻调查》的前制片人、招柴静入栏目的张洁介绍,《新闻调查》是学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王牌节目《60分钟》创办的,一切制式都是学它,《60分钟》著名的迈克·华莱士就是出镜记者兼主持人。

 

张洁去大学讲课的时候,说《新闻调查》的片子,严重点讲出镜记者才是主角。下面不少学生不理解,觉得你记者怎么能够比新闻当事人还主角呢?张洁解释:因为记者是串起整个结构的人。

 

我问,除了串结构,出镜记者还有什么用呢?张洁解释,比如你看到一个拆迁现场,那确实让人义愤填膺,但是,如果把拆迁背后的人请出来聊聊,他会辩解,出镜记者会与他现场交锋。可能有谎言,也可能有真实的困境。那带来的就不止愤怒,复杂度会完全不一样。这样做节目比起偷拍现场拿三个证据走人难多了,虽然折片率高,但是能做出来就会很好看。

 



张洁还讲了一个观点,是《东方时空》的首位制片人时间传给他的——做电视就是做主持人。


当年,时间说你们编导要捧主持人,他红你们才红,要让人说起主持人就想起栏目,说起栏目就想起主持人,栏目才成功。


张洁等一帮纪录片界转来的大小腕挺不忿,觉得我们干嘛要伺候你个小年轻。后来发现,有时候主持人不听话,时间就晾着他,让编导不带主持人拍,可弄出来的节目确实收视不行。


“电视就是这么个传播规律。”张洁后来接受了,出镜的就应该红,但他觉得更应该让冲到一线出镜的人红。他把提问者隐藏在摄影机后面的方式称为“焦点访谈式”,说:你看《焦点访谈》,没有出镜记者,红的竟然是坐演播室的,而那些在一线的,只能在年底特庆时出来露一小下脸,多可惜。

 

《新闻调查》1996年刚创办时就确立了出镜记者中心制,但因为那时候编导太强,都是各栏目各地调来的精英,而记者太弱,罩不住编导,这个制度真正实施起来有难度。


2003年,张洁在栏目内改革,强调了以调查类选题为主和出镜记者中心制,以柴静、杨春、长江三个出镜记者为中心,把栏目内十四五个编导分成了三个小组,分别叫小虎队、猛虎队、老虎队,出镜记者算各组领导,有决定选题的权力。


张洁说,以前大部分编导并不喜欢调查选题,而柴静喜欢,那个时期,做调查选题最多的就是柴静组,而调查选题的考评分和得奖率都高,以至于后来,其他组编导向张洁抱怨说,柴静做题出彩,不能让柴静由小虎队几个编导独占,应该所有编导都有公平的机会。

 

张洁还讲了一个有趣的规律,他分析了《新闻调查》历年的优秀节目,发现这些节目要么出镜记者和编导是一个人,要么出镜记者和编导的私交特别好。这让我想起了柴静和她最好的朋友范铭、郝俊英,就是后一种关系。



我觉得,对于电视来说,介入还是不介入,这是两种拍摄方式,没有高下之分。尽管我个人更倾向于不介入,但不介入方式拍出的烂片子多了,而介入方式拍出的好片子也多了。


柴静在做长片之初就由《新闻调查》锻造出这样的采访拍摄方式,做得又颇受业内肯定,让她之后再有强烈的意识去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后面,似乎也不大可能。

 

范铭说,柴静对节目的参与程度很深,比如不需要记者出镜的前期拍摄,柴静也会去,以期望更多地了解采访对象。


《看见》的编导告诉我,他们一般会在拍摄前把资料发给柴静,她自拟采访问题,有时也让编导们拟问题,但采用编导的问题很少。


拍摄后撰稿时,栏目组里常热热闹闹地PK,柴静写一个版本,其他人写自己的版本,大家来评论谁的版最好,就用谁的,或者把各版好的部分组合起来。

 

柴静转入《看见》栏目之后,做的节目分成两类:一类是文化名人访谈,如李安、刘欢、李娜等;另一类是新闻事件,如药家鑫事件、李阳家庭暴力、贵溪校车翻坠事件。


第一类节目中,她应该算是典型的访谈节目主持人,不再是出镜记者。第二类节目中,她更接近当年在《新闻调查》中的身份。

 

问柴静这两类节目她更喜欢哪类,她的标准答案是“我觉得每一个人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是寻常”。但显然,她聊起第二类节目的时候兴奋得多。柴静的好朋友、《新闻调查》编导郝俊英对我说,她认为柴静更适合调查报道。


确实,虽然把每个人都看作寻常有其合理性,也是难得坚持的看人方式,但这种方式有其局限性,比如关于没什么争议性的各行大牛,人们一般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们为何牛,而不是他们的寻常面。


棒棒哒

弱爆了

纳尼!

哭瞎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注册

播音主持网( 冀ICP备16000457号 )基于Discuz!X3.4开发

© 2011-2015 cnbyzc.com技术支持:新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