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主播动态 敬一丹专访 | 老故事里的青春记忆

敬一丹专访 | 老故事里的青春记忆

1625 · 2017-5-24 14:56 · 来源:青春报授权 ID:cyuspringnews 采写:王婷 陈展羽 戴敏洁 刘璐 摄影:杨楚 刘铭

人物名片
敬一丹,1955年4月27日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加入中央电视台,曾任《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栏目主持人。



Q=青春报

A=敬一丹


Q:为什么选择用群体的回忆来写这本书?

A:很多人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就会更接近真实,更能让后来的人看到大致的轮廓。一个人的描述就会使(这件事)很个体化,容易角度单一、叙述单薄。

 

Q:在成书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能够具体说一说是哪些困难吗?

A:有时候会遇到技术上的困难。比如说,我们班的纸质照片被翻箱倒柜地找出来,要印到书上的时候,就需要保证这些照片的质量。现在我们很多同学都用手机拍、用微信发,这怎么能达到标准呢?出版社说需要扫描,好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扫描啊!还有书封面的二维码。我们把声音录入电脑、传到出版社,还需要保证质量,使得出版社能够做出这个二维码。你可以扫一下,这都是我们同学的声音。


我们在这些环节上,都要借助“二代”们,影像和音频的传播都是家里的孩子帮忙的。我们有个别同学不会打字,70岁左右,是我们最年长的同学。最后是我电话采访她,又跟她儿子加了微信。我跟他说,你能不能帮你妈妈,把她手写的稿子打出来,用邮件传给我。所以最后是在她儿子的帮助下完成的。


我们这些平均年龄60多岁的人,在写的过程中,特别集中地接触了这些新的手段。所以别人说:“哎,你们这本书写得很年轻啊!”我们这本书是有声有色的,还有插图绘画。他们说,见过用二维码的,没见过你们这么用二维码的。封面一排二维码,还蔓延到封底。因为我们是学播音专业的,既然有这样一种手段,我们为何不用?我们这些传统的媒体人,也要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面对年轻人的时候,我们也在找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你们觉得呢?你们看到这种书,会不会觉得更好看呢?


比如这一页,我们放了微信群的聊天记录。还有这个插图,(画的)是我们中的一个知青。他说自己睡觉的时候,老鼠咬他的脚。其他同学也当过知青,说也有这样的经历,然后大家开始七嘴八舌,最后就编成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所以说,这个书后期的编辑还是很下功夫的。我们还是想找到特别今天的、清新的感觉。故事是老故事,但是手段还是要用新的。

 

Q:老师为什么您写这本书的时候会反思如何寻找最简单的快乐呢? 

A:在写的过程中,重新回忆的时候,我们自己都说不清还记不记得。但是当大家互相触发,就发现其实并没有忘,我们那些青春的记忆还是很鲜明的。大家一回顾的时候,我们都特别享受,就好像重新过了一遍一样,而且重新过的这一遍是有思索的。我刚刚给同学们讲的这几个故事,都是配着画面讲的,每个故事都不是孤立的,它是有一个背景的。比如抢书这个事件的背景就是那时候的文化饥渴、名著解禁。我给大家讲的面条的事情,那时候就是物资匮乏,票证年代是它的背景。我想让大家知道,中国曾经有这样一段,有这么一群人,是这样完成学业的。

 


▲三位嘉宾分享自己的经历(从右至左分别为: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罗自文、国内青年学第一人黄志坚、敬一丹)


Q:那您觉得如今的年轻人青春是怎么样的呢?

A:95后就是更有活力、更有选择。我今天反复用到“选择”这个词,这是我最深的感受。

 

Q:那如果您是这个年代的年轻人,你会怎么做呢?

A:如果我现在还年轻的话,我会很享受这个可以多种选择、多种尝试的过程,中间会有一些小迷茫,但总的来想,还是很享受的。

 

Q:您曾经说过后悔没有早接触互联网,互联网变化也很快,对新媒体以前和现在的想法有不同吗?那么现在您对新媒体的看法是什么?

A:当它快要来的时候,我有点惧怕,我是一个技术恐惧症。我就在想,哎呀,我退休就可以躲开了吧。但是后来比我想象来得快,我就有点庆幸,它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后有来者。以前电视是第一媒体,好像没有什么对手,这就使得电视人判断不清,觉得自己很强大,其实很多是误解。新媒体来了之后,我们看着年轻人怎么渐远传统媒体。其实我在职的最后几年,职业体验好像更丰富了。在第一媒体,我们看不见周围的生动,看不见一些挑战的存在,后无来者。那么当它来了以后,我们会觉得非常丰富。适当的焦虑感是好的,可以把自己看得更清楚。

 

Q:您对当下自媒体时代,“人人发声,人人是记者”的现象怎么看?

 A:有了这种手段之后,话语权就不再是奢侈的,人人都能发声。但是人们期待的“人人都可以发声”发出来的声音是有价值的、负责任的,这是可贵的。如果你发出的声是没有传播价值的,我觉得都有点对不起这个技术。



▲敬一丹为现场同学签名



▲青年代表提问


听听现场观众怎么讲


@小帅哥

在出“中青院不再收本科生”的正式通知的这一天,听到了86级校友的党课,见到了敬一丹老师,些许明白了“一句话”的重要性,深深体会到了态度及能力对人和事的意义。有点留恋,我不太想走了。今晚的讲座,主持人和提问者都绝了,虽然我现在做的可能没有她们好,但是,深深感觉,专业超级超级重要。今后我一定好好学新闻,不给中青新闻系丢脸。今晚又喜欢上了罗自文,敬老师的声音超级超级好听!


@这是一个高冷的昵称

刘津老师听了会沉默,苏媛老师听了会流泪。


@笑笑

现场注意到一个细节,敬一丹老师站在讲台上,无论何时,双脚都成“八字”形站立,这是一种习惯更是职业操守。她说“少年时,相信一切印在纸上的东西。”没什么选择,反而不会迷茫,仔细想想也是,我们现在的选择太多,也愈发迷茫。


黄老握着话筒动情地讲:“一个从10岁开始就喜欢话筒的女孩子,成长到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她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翻开老师的新书,可能会有所启发。年轻的敬一丹讲过一句话:“我觉得年轻的时候,怎么不舒服就怎么做,或许对我以后有好处!”可现在我们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 先知

希望当代大学生会懂一点现场气氛。以及至少了解透老师的资料和不要真的在公共场合提及一位女士的年龄。


@Minda

不管是谁来,我都这样沉静,从未想过地遇见敬一丹,那么自然,我却发现自己已经老了对一切都那么淡,年轻的易激动的我,那个感性活泼的我在左,而路却在右,不管身边有什么事我都难以激起心中的浪,现在只想眼前,考好试,继续多读几本书,很满足没有耀眼虚荣的标签,只有普通的生活,不想去改变自己最初的梦想,不管沧海桑田,不论您在或不在,我都那么平静,不要纷争,只要积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要浮夸,虚荣,真实的存在,在我有限的时间里,爱护我的亲人,亲近我的挚友。


 @小星

敬一丹老师讲述自己青春的故事,有些地方让人动容也让人深受启发。比如她说到自己能够幸运地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为自己的事业以及她面对人生选择时的态度。


@Albert

下午刚主持完中文系的诗会,就有机会“遇见”央视主持人敬一丹老师,从容干练的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致敬。


走了吧唧姐姐

第一,大家是从尊重嘉宾的角度来看,你们的活动确有准备不周组织混乱的事实;第二,既然拉上学院的名号,大家一定都希望活动办好,既然已经付出努力,让活动更好远远超过你请了多大的咖。个人观点,承认你们的努力,但是不够的地方很影响我们学院招牌是事实。立场不同,依旧感谢你们。


@大长腿

敬一丹老师的讲座,一丹——“一片丹心”。“放大弱者的声音,传播智者的声音”。


棒棒哒

弱爆了

纳尼!

哭瞎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注册

播音主持网( 冀ICP备16000457号 )基于Discuz!X3.4开发

© 2011-2015 cnbyzc.com技术支持:新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