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主播动态 隔了快40年!上译厂三代好声音重聚“开工”

隔了快40年!上译厂三代好声音重聚“开工”

3650 · 2017-6-23 11:23 · 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文:潘争 作者为配音艺术家刘广宁之子


苏秀在《铁血残阳》配音现场

 

怕老人累着,我事先安排程晓桦老师在棚外录音台后面帮苏老师对台词,当外面的晓桦老师开始念苏老师的台词时,老太太的神情变得十分严肃而专注。她凝神听了一会儿,突然开了口:“晓桦,这句话不应该这么表达,我觉得这句台词的意思是……”我在儿时经常感受到的这位老译制导演的“王者风范”,瞬时闪现了出来。


(戳视频,看苏秀老师的“配音人生”)

 

苏秀工作照

 

我站在苏秀老师的侧面,只见她目光炯炯地看着屏幕上的画面,口中清晰地发出一个个指令———那个本已在退休生活里变得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瞬间犀利起来,那位30年前在永嘉路上译厂录音棚里指点江山的精干女导演又回来了!苏秀老师三下五除二地与晓桦老师对好了台词,然后很快把自己的那段戏给配完了,真是“宝刀不老,技艺犹存”!


午餐后,曾在日本影片《生死恋》中为广告导演野岛进配音的上影演员吴文伦老师拄着拐杖来了。进棚后,他在极短时间里就适应了原片节奏,看似慢悠悠,但准确度极高地完成了为角色配音。等这一切工作结束后,刘家祯老师才又重新上阵。可是,他所担任的全片旁白的工作量大大超乎预计,而他的态度又是一丝不苟,配音工作一直延续到将近午夜才全部完成。

 

“乔榛老师认认真真地在剧本上做着标注,等到实录开始,大段抑扬顿挫的台词从他口中喷涌而出,片中94岁的鲍伯·罗森道尔这一重要人物顿时成为了一个“会说地道中文的美国人”,而且毫无违和感。”

 

57日,影片的配音进行到了最后一天。


早上9点,配音艺术家乔榛老师在夫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厂里。乔榛老师虽因长期身体欠佳,走路时拄着杖,步履也有些蹒跚,但他依然穿着得体,风度翩翩。在与众人握手、寒暄、合影后,他走进录音棚,录音师钟鸣迅速为他调整好了话筒位置。乔榛老师立刻集中起精神,在导演助理潘凌逸的帮助下看着屏幕对起了台词。他认认真真地在剧本上做着标注,等到实录开始,大段抑扬顿挫的台词从他口中喷涌而出,片中94岁的鲍伯·罗森道尔这一重要人物顿时成为了一个“会说地道中文的美国人”,而且毫无违和感。

 

乔榛在《铁血残阳》配音现场

 

乔榛老师的戏结束后,上戏表演系副教授王苏老师进了棚。时近中午,为本片配音的最后一位演员林栋甫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广播大厦。30年前,还是上海戏剧学院学生的我就经常会在不同的录音棚看到林大哥慢悠悠地骑着他那部“老坦克”到处“巡逻”(这是当年配音演员们对晚上到外单位兼职配戏的戏称)。现今,“老坦克”换成了一辆运动型自行车,而林大哥头戴礼帽、身着蓝色休闲西服的扮相,使他看上去活脱脱成了一个“上海老克勒”。“克勒”归“克勒”,一进入状态,他的神态顿时变得严肃起来。他架上老花镜,一字一句认真对好台词,然后大步走进录音棚,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他的任务。


在广播大厦门口送别林栋甫,看着他骑车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意识到这部《铁血残阳》是近40年以来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老艺术家第一次如此阵容齐全地出现在同一部作品中,而上一部堪称“全阵容”的作品,则是1978年译制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这部新的纪录片,可以让全国千千万万的译制片爱好者,在多年之后再次在同一部作品里与他们喜爱的上译厂老配音艺术家们邂逅。这件事似乎做得有些晚,但还不算太晚。我希望这不会是唯一一次老配音艺术家们的聚集,而能成为他们重新焕发艺术风采的“集结号”。7月,这部纪录片将在各大院线上线,上译厂的老艺术家们将在银幕里与译迷们再相会。

123

棒棒哒

弱爆了

纳尼!

哭瞎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注册

播音主持网( 冀ICP备16000457号 )基于Discuz!X3.4开发

© 2011-2015 cnbyzc.com技术支持:新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