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 在职学习 记者必备宝典:突发新闻的采访攻略

记者必备宝典:突发新闻的采访攻略

2033 · 2015-11-16 19:21 · 编辑网 杨昱

某记者说,他最大的采访技巧就是,没有技巧。说得太好了,我深以为然。


  可是,这无招胜有招的表述有背景:他是著名媒体的著名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通常是知名人士,做的是长篇而且“正面”的报道。


  作为非著名媒体的非著名记者,以工匠姿态面对庸常的短平快突发新闻,我们必须努力去总结一些采访技巧,才能适应这个并不轻松的竞争环境。


  以下雕虫小技,乃个人在南方都市报跑广州突发新闻中的一些小感悟。抛砖引玉,敬请指正。


  一、四个现场


  突发新闻,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主要就是指车祸、火灾、水灾、抢劫、偷盗、跳楼、工地事故,等几类事件性新闻。


  通常,我们接到报料后,根据报料,对事件大小作出基本判断。随后给报料人打电话,同时赶赴现场。而此时,这个城市的你的同行,也在前往事件现场的路上。


  一条突发新闻,通常有四个现场。以火灾新闻为例:烈火升腾是第一现场;火起之后人员疏散以及自发救火是第二现场;消防、救护车赶到并实施救援,乃第三现场;伤员在医院,火灾清理完毕,是第四现场。


  作为记者,你必须以最快的时间,抵达现场。争取赶到四个现场里面,更靠前的现场。比如,两夫妻在大街上打架,或者便衣在街头抓住了两名小偷,如果摄影当时正好拍到了这个场景,那会是很鲜活的现场新闻。如果别人打架结束,小偷已经被带上车了,那么你采写的这条新闻,第二天或许就不用见报了。


  这里,我能找到最经典的例子,是南都记者徐文阁在2007 年拍的一组照片,深圳城管“火烧违建”,照片中的少年,用瓢浇水灭火。记者赶到了靠前的新闻现场,在几乎最好的时机拍到了最重要的照片,新闻事件的主题顿时深邃而震撼。如果没有前面两张少年浇水的照片,整个新闻就失去了绝大部分意义。


  文图相互依存,对文字记者同样如此。
  
  二、金字塔
  
  赶到现场后,记者要干什么?


  首先是观察,基本确定事件大小、性质。接下来,寻找采访对象。记者要找的采访对象是什么人?我们要找的人,正好呈金字塔结构,最重要人,或许只有一个,次重要的多一些,再次重要的,更多一些。在抵达现场,甚至没到现场,我们就要清楚,事件最重要的谁,次重要的是谁,然后,想办法尽量采访到金字塔上端的人士。


  以火灾新闻为例。假定,有人在某大楼5 楼的咖啡店纵火,造成至少8 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现场烈火升腾。记者抵达现场,他看到了火在烧, 消防在喷水,救护车停在路边等待伤者,上千围观者在惊叹。如果缺少经验,记者很容易在现场头脑空白,不清楚自己当前最紧要的事情是干什么。我们来梳理这个事件,记者要面对的采访对象:在这个金字塔最底层的,是大街上的围观目击者,人数最为庞大;上一层的,是在事发时在大楼上班的,最好是4 楼或者6 楼的上班族;再上一层的,是当时在5 楼喝咖啡的顾客或者咖啡厅员工;再上层的,是消防、医院、政府职能工作人员,死者家属等;再上层的咖啡厅的重要员工或在现场的咖啡厅老板;最上层的,是纵火者。


  记者到现场前,心中要有这个清晰图谱,到现场后,直奔有效采访对象而去,尽量避免在无效的底层采访对象身上耗费时间。


  这也好比在平静的湖水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越靠近石子,就越是我们必须寻找的对象。如果你在现场,头脑中有清晰的采访图谱,你就能胸有成竹,不会慌张。


  任何一单事件新闻,都有个金字塔似的采访图谱,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更靠近塔尖的对象。


  典型事例:2007 年,广东药学院学生跳楼砸死师妹,南方日报率先独家采访到病床上的跳楼者邓国旺,群雄逐鹿,同行倍感压力。
  
  三、气场
  
  头脑中带着采访图谱,我们来到现场。


  事故现场,都有一个特定的氛围。比如火灾中,人群的惊慌失措,烈火的形状,甚至那烧焦的气味。而在一个遇难者生前的房间里,或许除了哭泣,就是静默。


  我把这些特定氛围,称为“气场”。


  一个有经验的记者,首先要做的是,融入气场,而忌讳的是不加思考地破坏气场。比如,一个出租屋里面发生了谋杀案,警方封锁现场,楼下一群街坊围观,嘀咕着议论,不亦乐乎。在广州,如果你挎一个采访包,操着普通话,就这样生硬地把头凑过去问:那个人是怎么死的?你看到当时的情形究竟怎么样?通常,议论的街坊就摇头:我不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再也不搭理你了。其实,他们什么都知道,但就是不告诉你。


  凭什么要告诉你?


  或许,聊天的街坊相互并不认识,但是,之前的沟通,他们彼此获得收益,并取得了身份认同。记者慌乱出现,破坏了气场。而这个记者,他不是信息提供者,而是索取者。他带给街坊的,不是好事,可能是坏事。所以,街坊本能地拒绝配合记者。


  那么,成熟记者应该怎么办?


  首先,向报料人详细了解情况,安静地进入现场,在议论者旁听他们议论,转悠两三个议论圈,然后自然地,以聊天者、信息提供者的身份,进入角色:“哎呀,那个被害的姑娘刚满19 岁,可惜啊!”围观者就会投来索取信息的目光,你们相互印证,真正知情者则会显得有些得意地,向你讲述他独家的内幕。


  而在一个遇难者房间,面对哭泣与静默,开口就提采访,是对逝者不敬,对生者无礼。此时,你面色沉重,一言不发,片刻,就会有人主动上前询问。你则可变被动为主动。


  当然,假如逝者因为冤屈而离开,记者的出现能让事件出现可能的重大转机,那么记者就直接上前交代身份。那样,记者本身能改变气场,形成新的气场。


  改变气场有时是采访的关键。比如事故现场有五个民工,他们既想向记者说出真相,又担心被单位处罚,几个人七嘴八舌讨论,结果通常是不接受采访,一个记者面对五个民工,气场则为五人掌控。如果能单独约一个民工,记者有意识发威,主导气场,则能比较容易让他交代详情。经典的结果,可能是他事后会后悔,当初为何被那个记者突然说蒙了?记者通常还遭遇的一个困难是,采访对象之前答应接受采访,而回家和家人商量后,又改变了主意,对此,当趁热打铁,在主导气场时,一举拿下。


  记者被打的消息,时有传出。这证明我们的采访环境是多么恶劣。


  环境一定时,在新闻现场,我们只有审时度势。比如,事故发生,警方封锁现场,10多名治安员在现场巡逻,此时,治安员的上司,地方政府负责人等,正在赶来现场的路上。再加上众人围观,少见类似场面的治安员往往容易头脑充血,觉得刺激紧张。此时你去冒犯他们,强行穿越警戒线,或者不听“劝告”继续拍照,很可能就会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


  我的个人感受是,第一,通常,动手打人的是治安员,或保安,原因在于,他们打人成本低,即便丢了工作,也影响不大,警察不会轻易打人,他们怕丢公职,所以,宁可“冒犯”警察,也别“冒犯”治安员、保安;第二,你很难看到一个治安员打两个记者,即便那个治安员能打赢五个记者,通常就是几个治安员打一个或者几个记者,原因在于,人多之后,他们相互壮胆,形成气场。


12下一页

棒棒哒

弱爆了

纳尼!

哭瞎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注册

播音主持网( 冀ICP备16000457号 )基于Discuz!X3.4开发

© 2011-2015 cnbyzc.com技术支持:新奇网络